理財桌遊最早是富爸爸羅伯特清崎開發的現金流遊戲,在成人財商界相當風行,很多單位都會藉由現金流桌遊,讓成人認識現金流與被動收入的重要。而富爸爸也有開發兒童版現金流桌遊,但目前市面上找不到繁體版的兒童版現金流桌遊,甚至成人繁體版現金流桌遊也已經買不到了,淘寶當然可以買到簡體版的,只是對台灣孩子來說,繁體字都不一定認得了(我是說中年級啦!),還要識別簡體字,總是有點隔閡。

最近接觸了2套兒童理財桌遊,這2套桌遊各有不同的優勢,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2套桌遊。

 

第一套兒童理財桌遊---富邦勇者傳說

富邦桌遊01.jpg

富邦勇者傳說兒童理財桌遊是富邦文教基金會委託台北市教師會開發的遊戲,內容結合銀行金融概念與教育第一線的品格能力。遊戲內容主要是訴求理財力、信用力、互助力,三者同等重要。

 

桌遊底板

富邦桌遊08.jpg

遊戲規則並沒有說明,每位玩家一開始銀行該給多少錢,老師可以自行訂定,可以選擇齊頭式的平等,銀行先發給每人一樣的金額,也可以採用信用打折的方式,在信用小遊戲結束後,信用好的玩家給多一點金額,信用不好的玩家給少一點的金額。人生嘛!沒有永遠的公平,每一個人的出生起點就不一樣了,所以不能老是讓孩子認為事事都一定要公平,提早讓孩子知道實際社會的運作,沒有完全公平這回事。另外,每次走完一輪,經過或剛好在「箭頭格」,就可以領取薪資3000元。從底板的設計來看,會有3格或2格執行同一個任務,這個特點是,當多人在同一個任務區時,有些任務的加分可以加到此區的所有人,我想這個部分就是在帶出互助力的重要性,所以每位玩家都應該要投入在遊戲中,該加分在自己身上時,也要主動跟銀行說。此遊戲要有一位獨立的銀行,銀行不參與玩家遊戲。一套桌遊最多6位玩家同時參與遊戲。

 

各卡擺放區

富邦桌遊07.jpg

任務卡全部有49張,洗牌後隨意分成 4 疊分別擺放在紅,藍,黃,綠四區,至於要選哪一區的任務卡,底板上都寫得很清楚,照著文字說明進行就可以了。任務卡的擺放方式是文字朝上,因為孩子可以在被規定的2個區域內,選擇自己想要執行的任務(因為任務有可能是事先知道的嘛!)。狀況卡有20張,每一張狀況卡內都有驚嘆號和問號存在,至於要看驚嘆號還是問號,底板上也都寫得很清楚,照著文字說明進行就可以了。狀況卡的擺放方式是文字朝下,不可讓孩子看到文字內容(因為狀況都是意外的嘛!)。

 

目標卡

富邦桌遊05.jpg

遊戲開始前,每位玩家都要選一張「目標卡」,人生總有某些目標想要達成,所以讓孩子學習設定目標。目標卡只有7張且每一張不同,當然不同的孩子可以有相同的目標。目標卡是翻開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目標,所以如果目標卡不足,老師可以自行彩色列印,同一個目標多印幾張,供孩子選擇。

 

任務卡

富邦桌遊02.jpg

任務卡全部有49張,洗牌後隨意分成 4 疊分別擺放在紅,藍,黃,綠四區,至於要選哪一區的任務卡,底板上都寫得很清楚,照著文字說明進行就可以了。任務卡的擺放方式是文字朝上,因為孩子可以在被規定的2個區域內,選擇自己想要執行的任務。每一張任務卡都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在上方黑色底的框框中,這裏是一些金融理財投資的說明,每位抽到卡的玩家都要大聲唸出,讓所有玩家都聽到也學到這些知識。第二部分是下方的藍色底的內容,這部分會有理財力、信用力、互助力的點數。第三部份是右下角任務卡的得分,執行完此任務後,由抽到的玩家保留此張卡,最後統計手中所有任務卡的總分。

 

狀況卡

富邦桌遊04.jpg

狀況卡有20張,每一張狀況卡內都有驚嘆號和問號存在,至於要看驚嘆號還是問號,底板上也都寫得很清楚,照著文字說明進行就可以了。狀況卡的擺放方式是文字朝下,不可讓孩子看到文字內容,執行完狀況卡後,將狀況卡放回所有狀況卡的底部。

 

移動卡

富邦桌遊03.jpg

因為底板的設計是2~3 格子會執行同一個任務,所以在擲骰子時,可能有些格子是很難擲到的,因此任務卡中有設計獲取移動卡的任務,這樣玩家就可依據移動卡上的說明,在擲骰子前決定要不要使用移動卡,若要使用移動卡就不需再擲骰子了。移動卡並沒有設計在擺放區,所以只要自行放在擺放區旁邊即可,文字朝下,若玩家不想保留這張移動卡,則將移動卡放回所有卡片的最下方。

 

成就卡

富邦桌遊06.jpg

成就卡全部只有7張,全部攤開文字朝上,誰先達到成就卡上面的敘述,誰就可以取得那張成就卡,成就卡的得分數比較高,所以玩家必須搭配移動卡,快速取得成就卡。

 

遊戲結束:當任務卡或成就卡,其中一卡完全沒有時,代表遊戲結束了。此時就要進行分數統計了。輸贏只統計總得分數,不統計金錢數。

富邦桌遊09.jpg

 

 

第二套兒童理財桌遊---金錢樹Money Tree

金錢樹桌遊01.jpg

金錢樹桌遊是由台灣奇力優研發訓練專業顧問陳聖雄花費三年,研發出來的桌遊,陳聖雄原本是外商銀行集團財富管理經理,離職後意外接觸了基督教信仰,人生想法開始轉變,後決定轉做兒童理財教育。整組桌遊都是用英文呈現,中高年級的孩子應該都看得懂。此遊戲必須由其中一位玩家擔任銀行,一套桌遊最多6位玩家同時參與遊戲。

 

桌遊底板

金錢樹桌遊02.jpg

Money Tree以 3S :save(儲蓄)、spend(消費)、share(分享)為主題,孩子必須藉由平衡和分配金錢於這三部分中,並努力增加自己的金錢,在每次擲骰子前都可以重新分配金錢,然後試著得到不同顏色的圓柱,接下來就能以這些圓柱換取種子卡,而種子卡能讓金錢成長得更快。最後,擁有最多金錢的人就是贏家。這個遊戲能加強孩子的儲蓄、花費、分享的金錢分配能力和概念。

 

3S紙卡

金錢樹桌遊03.jpg

每位玩家各10張100元,玩家將手上的1000元分配於紙卡上的save,spend wisely,share。遊戲開始前,須確認每位玩家已經將錢分配完成。特別的是,其中一位玩家必須當銀行,每次玩家走到或經過「$」位置,就可向銀行領取500元,再將領到的錢分配在3S紙卡上。金錢樹桌遊10.jpg

 

三種圓柱

金錢樹桌遊04.jpg

三種顏色的圓柱分別放到3S紙卡的相對應顏色的位置上。

 

分享卡 (share)

金錢樹桌遊05.jpg

消費卡 (spend well)

金錢樹桌遊06.jpg

儲蓄卡 (Save)

金錢樹桌遊07.jpg

以上三種卡會出現不同價錢和相對顏色圓點,如果玩家的3S紙卡上之相對位置有足夠的錢,玩家就可購買這張卡。

1.例如:卡片出現save for $300,該玩家3S紙卡上的save位置只分配了$200,那就不能購買,但如3S紙卡上該位置有$500,即可購買。

2.如果玩家能購買,即將該位置上的錢,拿出紙卡上之要求的金額付給銀行,然後拿取卡片上指定顏色圓柱的數目,放置3S紙卡上右邊相對顏色之圓圈內。

3.如果不能購買,即將該卡片放回該疊紙卡最下面,等待下一次機會。

4.當玩家下次再擲骰子前,先將他們的錢重新再分配至3S紙卡上。

5.玩家在翻牌前,不能挪動3S紙卡上任何已分配好的金錢。

 

種子卡位置

1.遊戲剛開始,走到種子卡位置時不抽種子卡,可以先選擇風險卡,然後決定是否要冒此風險 (第一階段)。

2.當玩家的3S紙卡已經累積不同顏色的圓柱時,即可進入第二階段。

 

風險卡

金錢樹桌遊09.jpg

1.風險卡也有價錢,但玩法不同,先確認是否想參與這個遊戲。

2.如果確定參與,先將紙卡上的金額付給銀行,然後開始擲骰子。

3.如果擲的是1, 3,5,則玩家的錢就歸銀行; 如果擲的是2,4,6,則銀行會付兩倍的錢給玩家。

4.任何玩家抽去風險卡,在場其他玩家皆可同時決定是否參與此遊戲。決定參與者,自行擲骰子決定自己的金錢走向。

5.玩家如贏錢,即可將錢再分配至3S紙卡上。

 

種子卡

金錢樹桌遊08.jpg

1.當玩家在3S紙卡上累積了一些不同顏色的圓柱時,他們即可開始使用這些圓柱來買種子卡。

2.當玩家走到種子卡位置時,即可隨機抽取3張,選取其中一張,然後再將剩下的2張放回去。

3.每張種子卡標示著不同顏色及數量的圓點,玩家需用3S紙卡上相對應顏色及數量的圓柱來兌換。

  #如果玩家圓柱不夠,且決定保留這張卡,也可以留著直到他3S紙卡上有足夠的圓柱時,再跟銀行兌換現金$800。

  #如果玩家這時已經有足夠的圓柱,即可立即跟銀行兌換現金$800。

4.玩家兌換時,將3S紙卡上相對應顏色及數量的圓柱還給銀行,然後將種子卡放回。

5.如果玩家有同一個顏色6 圓柱,即使沒有種子卡,也能在輪到時跟銀行兌換現金$800。

6.玩家再將已經拿到的現金,再次分配到3S紙卡上。

 

銀行

1.當換到某玩家時,該玩家可將$1000存進銀行 (存進銀行的錢不能領出)。

2.錢存進銀行後,在美刺激過銀行時,就會多領利息$100。

3.如果該玩家再存$1000,則經過銀行時,就會多領利息$100。(例如總共存$3000,則每次經過銀行就會多領利息$300)

 

結尾

1.其中一位玩家已經兌換3張以上的種子卡,遊戲即可宣告結束,1張種子卡換算成$1000。

2.最後每位玩家計算有多少錢,包含存在銀行的錢,剩下沒有兌換的圓柱,每個代表$100,也加入計算的總額內,擁有最多錢者為贏家。

 

** 使用心得 **

這兩套理財桌遊,我讓孩子們玩,各玩一天,上午玩1小時,下午玩1小時。孩子們的評價是都很喜歡,我想只要是透過遊戲式學習,再難學的內容都會變得有趣。

我個人認為第一套富邦勇者傳奇的知識性比較高,內容偏重在銀行金融方面的知識,投資部分有提到一些些,只要孩子們多玩幾次,一些銀行常用的專有名詞,不需要特別背誦,孩子就能夠知道表面上的意思。

而第二套金錢樹比較著重在理財的實際操作,和獲得財富的心法。理財實際操作的部分是透過金錢分配的方式,讓孩子學習哪一部分的錢只能用在哪一個用途,若超支了就不能夠買圓柱,直到存夠了金額才能進行購買的動作。至於,獲得財富心法的部分,則是透過金錢樹種子,將手中的圓柱給出去,就可獲得相對應的財富。

不過,兒童畢竟不是成人,歷經過社會上的經濟歷練,大概知道經濟活動是怎麼運作的。如果,兒童只靠玩桌遊就能學會財商腦袋,基本上這兩套都還不足以具備這樣的功能,若沒有搭配兒童財商的理念教學,這些桌遊充其量就是遊戲而已!我們小時候不都玩過大富翁,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在喊買不起房子呢?如果只靠桌遊,既然玩過大富翁,為什麼大家還沒有靠房地產致富呢?所以遊戲沒有配合相對應的教學提點,孩子的吸收便只是純粹的遊戲囉!

 

關於兒童理財桌遊,似乎都覺得教兒童理財的同時,一定要納入品格教育。為什麼?就教育理念來看,當然不希望孩子因提早接觸金錢議題,就變成一切向「錢」看齊,到最後迷失在金錢遊戲中。另外,還希望孩子能夠保有最初的純真,以免將來有錢,卻為了繼續追逐更巨額的金錢而傷害周遭的人事物。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理解的!

這兩套兒童理財桌遊,第一套放入「互助」這個議題,第二套放入「分享」這個議題,在我的觀念裡「分享」和「互助」是相同的概念。在此,我統一以「分享」這個詞來敘述下面想表達的內容。

先來看看名人 (超級有錢人) 是如何詮釋「分享」的概念 :  

比爾˙蓋茲---近年來宣布只留給子女0.02%的財富,其餘高達560億美元的財產將多數捐為公益。

華倫˙巴菲特---為女兒蘇西、大兒子霍華、小兒子彼得分別成立三個慈善基金會,每年捐價值5000萬美元的波克夏股份給基金會,每年捐出5%個人持有的波克夏股份給「比爾及梅林達˙蓋茲基金會」。加上給子女基金會的捐贈,巴菲特等於捐出85%的財產做慈善。

李嘉誠---2006年宣布將個人1/3的財產捐獻給「李嘉誠基金會」,致力教育、醫療、健康慈善活動。

阿瓦里德---沙烏地阿拉伯王子每年到了齋戒月,他會到貧民區探訪,身上帶著施濟的現金,一個月內,他會見800~1000人次的貧民,施濟金額約120~150萬美元,且每年花費近1億美元在慈善事業。

吉姆˙羅傑斯---父母給他的人生教導是「努力工作、獨立思考、為他人做好事」。

J.K.羅琳---羅琳成名後從事多項慈善活動,例如為幫助窮國兒童的慈善團體Comic Relief創作兩本短篇小說,捐獻出版所得,另外再捐贈2200萬英鎊。自己還創建另一個慈善團體,協助東歐國家的殘疾兒童。羅琳的母親在中學擔任助理教師,後來罹患重症,手腳不聽使喚,只好辭掉學校工作,但還是盡自己的能力到附近教會去幫忙打掃,為羅琳示範了意志力和社會奉獻的意義。

洛克斐勒二世---石油大王規定孩子的零用錢,1/3自由支配,1/3存下來,1/3捐獻,並於每週六晚上定期檢查。另有設立慈善基金會。

王永慶---他認為企業要以追求大貢獻為目標,他曾說 :  「財富雖然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事物,然而當生命終結,這些財富將再全數歸還社會,無人可以例外,沒有人可以真正擁有,將我個人財富留給社會大眾,使之繼續發揮促進社會進步,增進人群福祉之功能。」

郭台銘---2008年宣布捐出九成財產從事公益。他曾說 : 「我的財富不會留給子女,我將把財產分為三份,分別投入科技研發、教育文藝、醫療生技為主的公益事業,期許以後這三大區塊都將籌募到1000億元的資金,希望以企業的效率經營慈善事業,幫助真正需要的人。」另外還有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對於財產他看得很開,一部分做公益回饋,另一部分平均分給子女。

( 以上節錄自<<理出孩子大未來>> / 遠見雜誌編輯部 / 2012 )

購書請點==>理出孩子大未來

購書請點==>當和尚遇到鑽石

購書請點==>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看到這裡,

或許你會說 : 拜託! 他們都是超級有錢人,就算捐出95%的錢,還是比一般人過得好太多了,他們當然可以一天到晚把「公益」、「捐獻」、「慈善基金會」掛在嘴邊。

或許你會說 : 如果我也那麼有錢的話,我一定也會這麼做,只可惜我現在沒錢......。

或許你會說 : 他們還不是為了要避稅,所以成立慈善基金會......。

如果,你是有上述想法的人,其實也無可厚非,而我是想試著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分享」這件事。

 

以前我都只看教育類的相關叢書,其他的都沒興趣看。這幾年,我的哥哥要我開始看一些財商、心靈成長類的書籍,同時我也參加許多講座。

就財商聖經<<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部分,書中有教大家使用財務罐做金錢分配,其中有一個贈與罐,就是把收入的5%~10%每月捐出,最多存三個月就一定要捐出。為什麼一定要捐出? 可不可以不捐? 有錢人都這樣做嗎? 沒錢也一定要捐嗎? 我當然知道這個用意,是希望大家去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但感覺被規定了,有點怪怪的。反正有錢人都這麼做,跟著做就對了,雖然我是簡單、聽話、照做的人,但還是把疑惑存在心中。

就心靈成長部分,西方基督教體系有什一奉獻,東方佛教有佈施概念。這在華人社會常常感受到,沒什麼好疑惑的,就是教人為善,教大眾盡己之力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

後來,聽了很多課程,都有提到相同的理念 : 如果你想要賺錢,但你只想著這件事,那麼你是無法賺到錢的;  如果你把錢視為無物鄙視它,你也一樣無法賺到令自己滿意的錢財。什麼意思?  意思是錢是虛無的東西,若你想著虛無的東西,你當然無法得到這虛無之物;  同樣的如果你鄙視它,那你當然不可能擁有你所鄙視的東西。那麼想賺錢的人應該要想什麼呢? 想賺錢的人應該要想著如何為別人服務、如何為別人提供價值、如何為別人解決問題。如果現階段你還不滿足自己的財富,那就表示你服務的人群不夠多,你提供的價值不是他人要的,你沒有想著幫別人解決問題。而當你的焦點專注在為別人服務、為別人提供價值、為別人解決問題時,那麼你想要的財富,就會透過這些方式被交換而來。

這到底在說什麼呀?

再說個更玄的。

自從我聽過麥克˙格西的20~30部線上影片後,我幾乎對分享這兩件事,沒有任何疑惑了。

麥克˙格西是<<當和尚遇到鑽石>>的作者,他是一位藏傳佛教弟子,格西是藏傳佛教中博士學位的尊稱。麥克˙格西是藏傳佛教第一位拿到格西學位的美國人。當他拿到格西學位後,他的上師要他回到美國做生意,將佛法落實在商場上。完全不會做生意的他,靠著金剛經的古老智慧,運用10年的時間,將鑽石生意從0打造到每年2.5億美金的營業額,後來他將鑽石公司的股份賣給巴菲特,並跟巴菲特說一定要成立慈善基金會 (以上所言,都是聽他公開講座影片談到的,若有說錯,一定是我沒聽清楚 )。

麥克˙格西現在都在推廣金剛經智慧,金剛經是佛學裡面相當難懂的經典,當初他的上師要他做生意,就是要他參透金剛經智慧,並運用在商場上且要獲得成功。金剛經體系很難懂,但麥克˙格西用簡單易懂的方式陳述給聽眾。簡單的說,就是你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先給出什麼。例如,你想要獲得愛情,就必須先給別人愛 ; 你想要獲得健康,就必須先幫助別人獲得健康 ; 你想要獲得更多的時間,就必須先將時間奉獻給別人 ; 你想要獲得金錢,就必須先把金錢給予出去。舉凡你想要獲得的任何東西,都可以運用金剛經體系得到,麥克˙格西稱這個為種子法則」。

種子法則的理念在我看來,就是「分享」、「互助」的觀念,和中國諺語「施比受更有福」、「勿以善小而不為」是一樣的意思。當你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你也是在幫助自己。當你給出去一倍,就會有十倍回到你身上。如果你想要賺錢,或有好財運,或有好福分,種子法則的運作方法是 :

1.設定目標。

2.找一位和你有共同目標的人。

3.為對方擬定一份適合他的賺錢計畫,並在進行過程適時協助他。

4.咖啡冥想。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找一位和你有共同目標的人,也可以在茫茫人海中,透過捐款的方式去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重點在於你的良善意念,我們的每一個良善意念,每一彈指就有65顆好種子種下。

麥克˙格西鼓勵大家運用金剛經體系去獲得成功,就算是為了賺錢去運用金剛經體系,他都鼓勵你運用此體系獲得成功,因為當你成功後你會更相信這個體系,你也會宣傳此體系的好處,並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之中,重點是你真的在幫助別人,而且當你持續幫助別人,你只會越來越成功。

這個很玄的金剛經體系,不知你是否了解我在說什麼? 或許你不相信,但你可以親自實驗,證明這是對的還是錯的。

我不知道有錢人是不是都知道金剛經體系,就算不知道,他們也順應人類互助的良善本質,持續獲得成功。所以,不要以為有錢人是因為很有錢才做善事,窮人或中產階級的人,雖然沒那麼有錢,但勿以善小而不為,重點在於意念。

麥克˙格西鼓勵大家把自己當作慈善基金會,每個月撥出一點點的錢,自行找到需要被幫助的人或單位,將錢捐給他們。這個理念和上面提到的贈與罐不謀而合,也和宗教界的什一奉獻或佈施不謀而合,更和兒童理財桌遊的分享、互助概念不謀而合。

是我在硬湊嗎?

總之,這是人類良善本質,不論有沒有錢,身為父母都應該教導並鼓勵孩子分享」和「互助

 

 

購書請點==>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購書請點==>理出孩子的大未來

購書請點==>當和尚遇到鑽石

 

請點==>我想免費索取學生版心靈夢想體驗

 

請點==>[兒童財商1] 老師,我的小孩亂花錢

請點==>[兒童財商2] 小學版金錢分配

請點==>[兒童財商3] 重複的重要性,金錢管理也一樣

 

請點==>讀書簡報<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請點==>賺錢也是一種修行

請點==>教導孩子大方~潛意識&財富擴張

 

請點==>兒童青少年品格財商FB社團

 

 

 

 

 

 

 

 

 

 

arrow
arrow

    瑋小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