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各位家長或老師,在處理孩子的事情時,有沒有遇過明明在提醒A需改進的部分,A會馬上說B也XO@#......,然後想轉移自己需要修正的地方,後續就變成家長或老師,還需要花時間順便處理B的問題。
這種情形,在教室尤其容易出現,每天處理不完。
我們來想想A的心態是什麼?
他這麼做的原因,一是不想承認只有自己有錯,二是只有自己被指責不高興,也要拉B一起受指責。
就老師的觀點,不是不處理B,而是老師只是希望A被提醒後,立刻修正就好,不一定會給予A懲罰。而A在B犯錯的當下,不選擇告訴老師,卻在不知多久之後,當自己被指責時,才要拉B來一起作伴。
基本上,如果是事隔多日,A又表述不清的情況下,老師就很難處理了。
所以,每一屆在這種狀況開始出現時,我會跟學生說,如果當下不來說明,表示你不在意,那麼事後老師無法處理,請你不要因為自己犯同樣錯時,才順便告狀他人。
老師說歸說,仍常常出現這種現象!
這是壞習慣嗎?
我覺得算是壞習慣。
什麼樣的壞習慣?
應該算是推卸責任的壞習慣。
會順便告狀他人的狀況,代表當事者當下不想承認自己有錯,不願接受自己正在被指正,或想逃避被指責。
***網路照片,若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會立刻移除
另外,學生很容易將眼光注視在他人身上,尤其注視在負面事件上。譬如誰誰誰有沒有被老師處罰,或老師對哪個人的處罰有沒有確實執行,一天到晚叫:「老師不公平......。」
老師真的不公平嗎?
我承認,的確沒辦法事事公平。
我個人覺得,
世上本來就沒有公平這回事,只能盡量公正。
從至聖先師孔子以來,就推廣因材施教。
現在的老師也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哪有公平這回事?
但學生的眼裡只盯著老師有沒有公平,
老師唯有承認在行為上的糾正方式,
的確無法用公平的方式處理,
才不會讓孩子一直將目光放在他人身上,
而是放在自己需修正的地方上。
這到底該怎麼做呢?
這個問題,我想了好久。
於是,我在課堂上說了一個故事。
我很喜歡說和他們目前教室狀態無關的故事,尤其喜歡引用在未來會遇到的故事。因為,在我說故事的當下,學生們不會自行對號入座,或馬上指出誰就是這樣。
故事情境……
小張是公司裡的社會新鮮人,工作經驗大約1.5年,平常工作認真盡責積極上進,很得老闆的賞識。最近,小張參與一項企畫團隊,這個新的任務,對小張來說是新的領域,剛接觸時有點吃力,但他仍然很努力的利用時間蒐集資料,想辦法弄懂自己不足的部分。
一天,老闆把小張叫進辦公室說:「小張,關於這個企畫案團隊,目前運作的不順利,且仍未替公司創造利潤,聽說你在團隊裡很有主見,和其他同事卻很難相處,同事提出的想法,想都不想,也不和大家一起討論,直接否決他人……。」
向來認真負責的小張,從來沒想過老闆會這樣聽信他人的言語,而來批評自己。此時,覺得被誤會且內心委屈的小張,情急之下回應老闆說:「拜託,小吳一天到晚遲到,開會時還在吃早餐,且老是說冷笑話耽誤大家的開會時間……。老闆,您只有指責我,為什麼不去說說小吳呢?」
接下來,便和學生討論以下四個問題---
問題一:故事中,小張回應老闆的方式,在老闆心裡有加分嗎?為什麼?
問題二:如果是你,你會怎麼修改小張的口語表達,在老闆心中提高自己的價值?
問題三:在平常的生活中,當我被老師或長輩指責時,我通常都會立即反駁或馬上像小張一樣順便告狀他人嗎?如果我是這樣的人,我以後應該用怎麼樣「有智慧的方式」解決自己的困境呢?
問題四:我的五官(眼耳鼻舌身)是用來修正自己的缺點,提升自己的優點,最重要的事是先把自己管好。我目前最需要修正的部分是什麼?怎麼修正?(至少50字)
引導完後的幾天,又發生類似的狀況。
事情是這樣的,班際足壘球賽比完本班獲勝,重點是我請總務媽媽用班費事先買好冰涼運動飲料,當然候補沒上場的也有一瓶飲料。結果,我才剛從操場進到教室,就聽到叫叫王對著一位很弱的學生說:「你不勞而獲,沒有比賽還喝飲料,你不勞而獲。」我聽到後,立刻請叫叫王向對方道歉,剛開始叫叫王不願意,後來我不讓他下課,他才勉強去道歉。
上課後,我問叫叫王為何針對那位學生如此說話,班上候補還有那麼多人都沒下場比賽,為何針對他? 叫叫王說因為我每次都沒有處罰他。此時,心中一把火,但又不想說教,我只問了叫叫王一句話:「你說這句話時,你的心裡是比好還是比爛?」他自己就立刻閉上嘴巴。
當然,我還得馬上補一句:「你心中的好不等於老師心中的好,你心中的爛也不等於老師心中的爛,你只要記住當你說出來的任何話,你是要讓自己更好? 或是要讓自己更進步?」
p.s : 那位很弱的學生是特殊生,雖然我從來沒有在班上用過這個詞,但學生都看得出來他特別的弱。
請點-->下載 <<比較心--比好? 比爛?>> 學習單 (請用電腦下載word檔案)
請點-->學生自我檢核表
請點-->快速取得家長安心信任的實例
請點-->國小學生的成績重要嗎?
請點-->國小四年級與三年級的差別
請點-->學習專注力-協助孩子克服無法控制的部分